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人大代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乌当区新场镇人大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积极开展“代表进站接访”活动,将基层站点打造成为汇聚民意、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5月28日,乌当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周鹏、王华走进新场镇第一选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认真倾听群众诉求,积极协调解决民生难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
直击问题:从“噪音扰民”到“头顶隐患”,代表现场“开药方”
井盖变“噪音炸弹”。在接访中,选民杜继祥反映:“新场村主干道约40个井盖因大货车频繁过往而松动,车辆经过时发出巨大噪音,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同时还存在井盖弹起伤人的安全隐患。”对此,周鹏代表仔细倾听、认真记录,并现场承诺将与相关责任主管部门对接,推动问题解决。他明确表示将持续跟踪修复进度,确保隐患彻底消除,保障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出行安全。
改造房檐变“高空利剑”。选民杜继祥还反映了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2019年新场镇集镇临街民房外立面改造后,随着时间推移,部分房檐板材出现风化破损、掉落的情况,给过往行人和车辆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对此,周鹏代表提出“双轨攻坚”方案,一方面,应急先行,村委会要立即对高危点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并采取紧急加固措施,确保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另一方面,长效破题,要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沟通,深入研究并制定长效解决办法,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治理升级:从“被动管”到“主动治”,群众告别“等靠要”
面对基层治理难题,人大代表的工作不止于“修修补补”,更注重从根源上激发群众的自治活力。周鹏代表积极呼吁建立“代表牵头+村委会落实+群众共管”的协同治理机制,引导群众从“等靠要”的被动状态,向主动参与隐患排查、监督维护的积极行动转变。通过这一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从单一主体的“独角戏”,迈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大合唱”,全力推进基层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助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一场接访,解决两桩民生难题,这正是新场镇人大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承诺的生动缩影。新场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将持之以恒地推进人大代表进站接访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让代表联络站真正成为汇聚民意的“收纳箱”、解读政策的“翻译机”、推动共治的“播种机”。通过人大代表的扎实履职,以“实干指数”持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