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 人大要闻

提档阵地 健全机制 双岗建功 为中国式现代化贵阳贵安实践凝聚代表智慧贡献人大力量

——贵阳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2024年代表工作综述

信息编辑: 信息来源:贵阳日报 发布日期:2025-01-10 22:34 浏览量:0次 视力保护色:

2024年,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省委、市委座谈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以助力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双岗建功”为载体,充分发挥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优势,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聚民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贵阳贵安实践凝聚代表智慧、贡献人大力量。

“双岗建功”促履职 全力助推“强省会”

去年,贵阳市人大常委会以“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作为总抓手,以“强代表”为基础、“强履职”为使命、“强省会”为目标,鼓励引导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在立足本职岗位上“建功”、在执行代表职务上“建功”,更好发挥人大代表在“强省会”中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引导代表立足代表职务,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走访调研,通过参加代表活动、进站履职、开展述职等多种方式密切联系群众,全力推动“强省会”行动。建立常委会与列席代表座谈交流工作机制,累计邀请76名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邀请120余名代表参加人大立法、监督等工作,代表参与人大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另一方面,引导代表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不断夯实群众基础,努力在本单位本行业本领域建功立业。组织99名市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述职,指导县乡人大开展600余场代表述职活动,2400余名代表参加,增强了代表履职的责任感。

为促进代表“双岗建功”,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理论讲授与实地观摩、自主培训与上下联动等多种方式加大培训力度。同时,依托“智慧人大”系统增设人大代表专题学习课程,让代表在学习中更加坚定对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信,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线上线下齐发力 提档阵地促服务

去年以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一点一站一平台”线上、线下三个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各类载体服务代表、组织代表服务人民群众及中心工作的“双服务”作用。

一方面依托“智慧人大”建设,推动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网上代表联络站和议案建议办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的整合升级和下沉运用,通过市、县人大常委会代工委“两级联动”,市、县、乡人大代表“全面参与”的方式,数字赋能代表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对标对表《贵阳市人大代表联络站管理暂行办法》,助推全市146个人大代表联络站一体推进“建、管、用”,使代表联络站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平台、汇聚民情民意民智的平台、服务人民群众的平台、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的平台。同时,持续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充分发挥联系点“民意直通车”作用。

贵阳市人大常委会还联合云岩区人大常委会因地制宜完善提升文昌阁街道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的建设使用。通过实践基地内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民声收音台、代表工作室、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街区、全过程人民民主青少年体验馆、代表联络站等6个关键载体,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嵌入了城市街巷、融入了人间烟火、走进了百姓生活。

把好建议“六个关” 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

去年,市委书记、市委副书记领衔督办市人大代表建议,开启了以“顶格”标准督办代表建议的先河。在完善督办机制方面,在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专门委员会牵头及代表专业小组参与督办的基础上,探索市委领导领衔督办、融媒督办两种督办方式,形成了“四种督办”工作机制,拓宽了建议督办渠道,大力度、全方位促进督办质量提升。

在“四种督办”工作机制的推动下,代表在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242件建议全部办理完毕。代表们关于“富矿精开”、校园安全、居家养老等涉及贵阳贵安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建议,已经转化为促发展、惠民生、暖民心的政策举措,真正实现办好一件代表建议,解决一个方面问题,促进一个领域工作。

在健全专门制度方面,聚焦市委书记督办市人大代表建议时强调的“提出关、审核关、交办关、办理关、督办关、运用关”“六个关”,围绕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进市人大代表建议“两个高质量”的实施意见》,形成了“提、审、交、办、督、用”的全流程制度设计,建立了“两个高”的工作制度。

代表票选“十件实事” 更好纳民意聚民智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就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出的具体安排,充分发挥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中的带头作用,进一步丰富贵阳贵安为民办“十件实事”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形式,去年,贵阳市人大常委会会同贵阳市人民政府首次开展了2025年贵阳贵安为民办“十件实事”人大代表票选工作。

此举将原来“以政府主导,每年集中征集一次”的“单通道”征集民意做法,转变为“人大和政府发挥各自优势,多渠道向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广泛征集民生实事”的“双通道”汇集民智做法,由过去的“政府提”转为“大家提、代表选、政府办”,把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需求体现在“十件实事”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工作中。

去年10月票选工作启动以来,市、县、乡600余名人大代表积极进站履职、走访调研,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提出“十件实事”意见建议600余条。355名市十五届人大代表均以10%差额比例,从32件候选项目中票选出29件项目,最终研判形成10个方面28个民生实事项目,圆满完成了贵阳贵安为民办“十件实事”票选工作任务,为落实市委全会关于“探索民生实事票决制”的重大改革任务,构建民生实事“党委领导、代表票决、政府实施、人大监督、群众满意”作出积极探索。

贵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在即,在完成会议既定的各项议程之余,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将组织所有代表围绕“一河一道两片区”规划建设进行集中视察,让代表们深入了解贵阳贵安在文化工程方面的工作成效,进一步增进发展共识、提振发展士气、坚定发展信心、强化发展担当,为贵阳贵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